人工智能军备竞赛正以惊人的速度升级,华尔街一反常态地为巨额"烧钱"行为送上喝彩。而初步的胜负格局合法配资公司,也已开始显现。
以 Meta、微软、谷歌和亚马逊为代表的科技巨头,今年用于构建 AI 基础设施的资本支出预计将合计接近 4000 亿美元,这一规模已超过欧盟去年的国防开支总额。这些投资预计将在今年和明年为美国 GDP 增长贡献高达 0.5 个百分点。摩根士丹利甚至预测,未来几年将有数万亿美元涌入 AI 基建领域。
Meta、微软和谷歌凭借其出色的财报表现,正在成为这场 AI 大战中的领跑者。Meta 的 AI 投资已直接转化为广告收入的增长,使其股价飙升;微软则通过 AI 驱动的云业务增长,市值突破了 4 万亿美元大关。谷歌的巨额 AI 投资也已初见成效。
然而合法配资公司,一些巨头正面临严峻挑战。亚马逊的 AWS 云业务增速落后于竞争对手,引发了市场对其 AI 战略的质疑;苹果则开始被华尔街视为"落伍者",其在 AI 领域的保守投入和内部困境,让投资者对其未来的创新能力感到担忧,甚至有分析师直言,收购是其唯一的出路。
这场 AI 烧钱大战的胜负格局已初现端倪。或许,AI 的战略投入已成为决定科技巨头未来命运的关键。市场正在重新评估这些公司的价值,并用资本投票的方式,奖励那些成功将 AI 投入转化为实际增长的公司,而对那些未能跟上节奏的巨头则毫不留情。
AI 军备竞赛:烧钱规模超乎想象
在资本市场,高额的资本开支通常被视为对利润的侵蚀,并会引发投资者担忧。但这一次,华尔街打破了常规。
摩根士丹利预测,从 2025 年到 2028 年,科技巨头们在芯片、服务器和数据中心基础设施上的总支出将高达 2.9 万亿美元。这种投资强度甚至得到了政策的助推,近期通过的"大漂亮"法案为前置投资的公司提供了税收减免,进一步释放了它们的现金流。
然而,基础设施的需求是如此巨大,以至于企业自有现金流已无法覆盖。据摩根士丹利估算,这场 AI 基建竞赛中存在高达 1.5 万亿美元的融资缺口。尽管如此,投资者似乎并不担心,微软和 Meta 在公布了庞大的支出计划后,股价反而触及历史新高。
胜者:AI 驱动的良性循环
在本轮 AI 烧钱大战中,一些巨头已经跑出了"正循环",即 AI 投资不仅没有侵蚀利润,反而带来了更强劲的增长,从而支撑其进一步扩大开支。
Meta:
在Q2 财报公布后,Meta 股价大涨 11.3%,市值增加约 2000 亿美元至 1.75 万亿美元左右。该公司将年度资本支出预测下限上调 20 亿美元,至 660 亿至 720 亿美元区间
公司高管表示,当前投资水平仅是起点。Meta 暗示 2026 年支出可能触及 1000 亿美元。该公司 CEO Mark Zuckerberg 概述了一项宏大计划,打造他所谓的 AI" 个人超级智能 ",以增强核心业务竞争力。Zuckerberg 表示,构建这样的 AI 能力证明了 Meta 向 AI 工程师提供高薪的合理性。
分析认为,Meta 的核心优势在于,AI 已经直接为其广告业务创造了价值。Meta 表示,AI 推荐模型显著提升了广告转化率,并增加了用户在 Facebook 和 Instagram 上的使用时长。这种" AI -> 营收增长 -> 利润提升 -> 更多 AI 开支"的良性循环,让华尔街完全认可了其高达 720 亿美元的年度资本开支计划。
微软:
微软 Q2 财报公布后股价上涨 4%,市值突破 4 万亿美元,成为继芯片巨头英伟达之后第二家达到这一里程碑的公司。其财报展现出惊人的"自上而下"的实力,即便资本开支大幅增加,毛利率和运营利润率依然坚挺。
微软还宣布,当季资本支出将达到创纪录的 300 亿美元,此前其 Azure 云计算业务销售和预测均超出预期,展现了大规模 AI 投资的回报效果。微软还首次披露 Azure 年销售额超过 750 亿美元,其 Copilot AI 工具用户数突破 1 亿。
这源于其 AI 计算领导力带来的连锁效应,AI 需求推动了其 Azure 云服务及其他高利润产品的强劲增长。
谷歌:
谷歌母公司Alphabet 强劲的二季度业绩表明,公司在大幅增加投资的同时实现了超预期增长。谷歌同时宣布大幅上调资本支出预期,从此前的 750 亿美元提升至 850 亿美元,相当于预期年收入的 22%。这一投资水平创下自 2006 年以来的最高年度占比。
谷歌的巨额投资已初见成效。以 AI Overviews 为例,这种在用户提问时出现在搜索结果顶部的算法生成摘要,并未如市场担心的那样削弱搜索广告的价值。相反,谷歌方面表示,在出现 AI Overviews 的搜索中,用户查询量增加了 10%,且并未对营收造成负面影响。
Sonata Insights 创始人兼首席分析师 Debra Aho Williamson 表示:
" 随着 Alphabet 和 Meta 等公司竞相兑现 AI 承诺,资本支出高得惊人,并将在可预见的未来保持高位。但如果核心业务保持强劲,这将为它们赢得投资者更多时间,并提供信心证明在基础设施、人才和其他技术相关费用上的数十亿美元支出是值得的 "。
败者:苹果的 AI 困境
在这场激烈的烧钱大战中,苹果却是一个"明显的例外",被华尔街普遍认为已经落后。
在Q2 财报电话会上,苹果 CEO 库克强调 AI 是"我们这个时代最深刻的技术之一",将继续在该领域"大幅增加投资"。 苹果首席财务官 Kevan Parekh 表示,资本支出显著增长主要由 AI 相关投资推动,公司采用混合策略,既投资第一方数据中心,也利用第三方基础设施;投资者应该预期资本支出会增加,但"不会呈指数级增长"。
市场认为,苹果在 AI 上的投入规模远不及其他巨头,这使其在技术和战略上都处于劣势。据报道,公司内部,研究人员因数据隐私保护过于严格而难以获取训练 AI 模型所需的数据,士气低落。同时,其缓慢的软件更新周期也远落后于竞争对手。还有报道称,Meta CEO 马克 · 扎克伯格正利用这种内部不满,用数亿美元的薪酬方案从苹果挖走心怀不满的 AI 工程师。
Wedbush 分析师甚至表示,苹果靠自己无法实现 AI 创新,400 亿美元收购 Perplexity 是唯一出路。此前有报道称,苹果曾就收购 Perplexity 进行过谈判,当时该公司估值为 140 亿美元。如果苹果真的以 400 亿美元价格收购 Perplexity,这将远超其史上最大收购案—— 2014 年以 30 亿美元收购 Beats 的纪录,也将成为科技行业最昂贵的 AI 相关收购之一。
待观察者:亚马逊的挑战
而亚马逊正处于一个尴尬的境地。Q2 财报显示,它虽然是 AI 军备竞赛中的重要参与者,年度资本开支高达约 1180 亿美元,但其在 AI 领域的核心业务—— AWS 云服务,却面临着严峻的挑战。
分析认为,尽管 AWS 依然是一个年化营收超过 1230 亿美元的庞大业务,但其 18% 的增长率却被微软 Azure 的 34% 和谷歌云的 32% 远远甩在身后。这引发了投资者的强烈质疑,认为亚马逊在生成式 AI 领域已经落后。
财报发布后,亚马逊股价应声下跌 7%。CEO Andy Jassy 被迫在财报电话会议上用长达 8 分钟的时间为 AWS 辩护。他亮出自研 AI 芯片 Trainium2,称"性价比比其他 GPU 供应商好 30% 到 40% ",并搬出 AI 工具"全家桶"包括编程助手 Kiro、Alexa+ 机器人等,试图向市场证明,AWS 拥有赢得 AI 马拉松的长期耐力与创新能力。
然而,市场仍在等待亚马逊用更亮眼的增长数据来证明自己。
怀远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